英國,對於生活在台灣的我們來說,
是一個既熟悉又遙遠的地方,一方面因為地緣相距遙遠的因素,
所以台灣人生活中很少會聽見有關於英國的話題,一方面又因為影劇、電影、遊戲等文化傳播的利器,
日不落帝國、英倫紳士、007特務等等元素,對台灣人來說也不算陌生。
對於ielts考生來說,英國則有很高的機率會是未來生活一年或數年的地方,
英國社會的氛圍、英國人民的性格等,其實是考生應該要了解的東西
這些雅思背景知識能幫助考生適應英國社會,
不會犯別人的禁忌,更貼近當地同學的想法,或許也可以找到共同的話題。
雅思背景知識: 從愛默森的〈英國人的特質〉來認識英國
一、前言-愛默森是誰?
在文章開始之前,也許有人不知道標題的愛默森是哪位,所以這裡有必要來解釋一下,
跟大家介紹這位愛默森的大致生平。
Ralph Waldo Emerson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1803-1882
愛默生是19世紀美國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詩人。
曾經到英國、法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遊歷,
從他的記述中,我們可以一窺19世紀,英國最輝煌時期的社會,
從古知今,了解這個民族的歷史以及民族性格是如何形塑的,幫助ielts考生理解英國這個悠久的國度,
從不同的角度切入理解英國,也可以幫各位累積IELTS考試相關背景知識。
二、論英國種族
如果對西歐歷史略知一二,我們可以得知隨著歷史上英格蘭版圖的擴張、與歐洲大陸的交流,
要說起英國人的血統或種族是一件不容易的挑戰,
更別說,隨著帝國殖民地的擴張,
日不落帝國的管轄範圍遍及世界各個不同的角落。
而形塑英國人認同感的是什麼呢?
是文化、語言與歷史。
他們從海盜、蠻族,靠武力征服,最終臣服於人性的力量,
戰勝了封建王權建立起民主秩序,歷經風光與失落,
因此當我們說起英國人的時候,別忘記他們對於歷史與文化的驕傲,
刻在骨子裡,成為支撐英國認同的脊梁。
三、論英國人的性格
比起熱情樂觀的美國人、親切和善的加拿大人、開朗陽光的澳洲人,
我們對英國人的性格的想像是怎麼樣呢?
對英國人的印象,我想大家多半是從影視戲劇上得來的吧!
像是著名的英國劇〈新世紀福爾摩斯〉、〈異士奇人〉、〈黑鏡〉、〈豆豆先生〉,
或是電影上關於英國紳士的形象、關於英倫特工的形象等等。
這些經過電視或電影所形塑的迷人形象,很多都有相同的特質,
像是英式嘲諷、悲觀性格、疏離有理、遵守紀律、重視血統門第等等,
雖然只是冰山一角,不過也算可以為我腦腦海中形塑英國人出一點力。
但事實上,這些形容都太過淺薄、流於表面,下列就讓筆者帶領大家更伸一步地認識英國人有什麼特質吧。
1.鬱悶
有人說,因為英國長年陰雨綿綿,這濕冷的天氣影響到英國人的性格。
普遍來說,英國人都有一種鬱悶的心理,但並不是感傷,而是莊重而嚴肅,或許略顯無趣、遲鈍。
這種特質可以透過經典的紳士形象看出來,
他們信奉規矩與教條、隨時保持冷淡、鎮定自若,或許顯得古板一些,但是一舉一動都自帶風骨、優雅又迷人。
2.誠信
英國人相當注重契約精神,認為誠信為做人之基本。
從英國久遠的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出誠信是如何對英國人民造成影響,
在英國從專制王權走到民主化的過程中,契約精神正是其中最重要的紐帶。
從13世紀分割權力、作為現代憲法濫觴的《大憲章》,17世紀進一步約束王權的《權力法案》,
到19世紀落實女性投票權,實現全民選舉。
誠信,從來都是英國人最重要的原則。
3.勇氣
如果有人忘記了,或是被現代英國紳士、淑女翩翩的外表所迷惑,
那麼各位,我得再次提醒你們,
英國人的祖先是一群居處在不毛之地、窮凶惡極的海盜—維京人。
能夠克服險惡的海域生存,這種冒險犯難的精神一直長存在英國人的心中,
他們敢愛敢恨,從不輕易追崇;
他們有頑強的信念並捍衛自己的信仰,他們不屈不撓地堅持幻想與荒謬;
他們寧願戰死沙場也不願臨陣脫逃。
4.重視隱私
跟講究「群體」與「一致」的東方文化不同,西方主要的核心思想強調的是「個人」的價值,
而英國人在這方面的追求尤其看重。
因此有些我們視為稀鬆平常的事情,很可能會招致英國人的反感,
例如見面就問年齡、在哪高就、讀什麼學校、結婚了沒、要生幾個小孩等等。
這類三大姑五大婆式的奪命連環問,那怕是台灣人也會覺得煩不勝煩,何況是習慣注重個人隱私的英國人呢?
四、論英式愛國
有時候我們很容易被英式冷幽默式地自嘲所騙,覺得英國人對自己的國家有種輕蔑或厭惡的情緒。
其實仔細想想,這是很好理解的,就像台灣人有時候會自嘲「鬼島」一樣,
這是出自於「恨鐵不成鋼」式的心理,並非真的討厭自己的國家。
而英式幽默一貫的表現形式,又多出於自嘲,這樣我們乍聽起來就會訝異英國人原來如此嫌棄自己的國家啊!
實際上,英國人相當的愛國,只是基於英國人內斂的性格所致,
他們的愛國是精神性的、表現在待人處事與細微的表情口吻裡面。
在英國,你看不到中國式高調狂熱地呼喊,
英國人對自己的國家是自豪的,乃至於看待其他國家隱隱帶了傲慢,對其他國家顯得有點漠不關心。
英國人的愛國心要從何看出來?
當英國人說到歷史、說到足球、說到文學/藝術/哲學/科學、說到皇室…
他們當然是冷淡自恃的,但是你可以領略到他們字裡行間的驕傲。
五、論英國社會制度
英國作為古老的國家,一直以來都相當重視門第與血統的重要性,
哪怕到了現代社會,在英國,你依然可以見到人們重視階級制度的影響,
從家世背景到口音、學校等無所不在。
1.階級
傳統英國封建社會由嚴格而分明的階級制度所形成,貫穿了漫長的英國歷史,
不像美國、澳洲、加拿大是年輕而充滿變化的移民社會,
英國社會的階級觀念根深蒂固,是歷史也是傳統。
比起上述的國家,英國人做事的態度偏向保守、守舊,傳統的精神被守舊的英國人很好地保留在心裡,
雖然到現代社會,英國已經不像中古時代如此封建,
但是仔細觀察他們的生活,你會發現階級依然影響英國人的社會。
2.財富
英國人對於財富的追求,我想這是很少有人提及的。
他們追求財富的方式與華人囤積式的想法不同,英國人認為財富應該展示出來,這是顯示自己地位的方式之一。
還有,跟美國人喜歡享樂、無節制的花錢也不同,
英國人強調「能償還」的能力,對英國人來說,買不起並不是一件令人羞於說出口的事。
此外,正是這種對於財富的追求,令英國人創新、找尋方法來拓展財源,
發明機器增加工作效率,最後讓倫敦成為世界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
這篇文章就寫到這裡,希望大家看得愉快,同時,也能累積雅思背景知識。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