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需要釐清的6個雅思考試觀念

animal-ape-black-33535

雖然ielts很重要,考生都知道想把雅思考好不容易,但是關於雅思考試觀念,考生真的都了解了嗎?

是不是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努力準備了很久,但是結果卻不如預期呢?

其實,有些時候,並不是考生不夠努力,問題是出在,使力使錯了方向,用錯的方法去努力,那麼結果當然不會好到哪裡去了。

今天就來跟各位介紹一下,究竟對於雅思測驗,我們有哪些常見的誤解吧。

 

 

需要釐清的6個雅思考試觀念

 

 

 

一、口說、寫作有「正確答案」

 

需要釐清的6個雅思考試觀念

 

這是陷入慣常的思維裡了,因為在台灣,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都告訴我們,

凡是考試,肯定有一個「正確答案」,而這中間不是零就是一,是沒有爭辯空間的。

 

所以久而久之,台灣的學生也養成了一個慣性思維,那就是,考試一定是有正確答案的,

其實放大來說,這也是台灣教育缺乏讓學生獨立思考的緣故。

 

但是以英美兩國的考試來說,從小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是長久的目標,

在課堂上,如果學生針對一個議題,能夠提出自己的觀點,以及足夠支持的證據,那麼老師也會接受跟他不同的意見,

這個在台灣就幾乎見不太到。

 

雅思考試就像考生進入外國學府的敲門磚,

從準備IELTS開始,考生應該要有意識地,去培養獨立思考的理性思維,就從雅思的題目開始訓練自己,

這樣一來,等到去了外國念書,當教授要求你提出自己的見解時,也不會陷入一問三不知的窘境。

 

 

二、考試給分不公平

考試的評分會隨著不同考場、不同考官而有所差異這點,算是常常聽見的誤解。

 

仔細一想就能明白了,雅思作為經營多年的、全球性的考試,要是每個考場考官評分會有所不同,那麼它早就信譽掃地,辦不下去了。

因此,ielts肯定是力求公平的,

從口試考官的嚴格評選到每一個考場的把控,都有其嚴謹的流程,可見雅思官方對公平性的重視不言而喻。

 

 

 

三、狂背單字就能得高分

 

需要釐清的6個雅思考試觀念

 

雖然很多人是這麼認為的,但事實上這句話只說了一半,其實光會背單字沒有用,還要知道怎麼背,還要知道怎麼用才行。

會有諸如此類的想法,其實還是因為從小以來,在台灣教育的培養下,我們自然而然的,養成了「背多分」的觀念,

覺得讀一門學問,不用去理解它的內涵,只要將考點背下來,在考試時可以回答就能拿高分了。

 

把這套觀念用在準備雅思時就會碰到問題,如果考生很努力背了很多很多的單字,那很棒,因為考生可以選擇的餘地會更多,

而重點就在這裡,懂得選擇則是最重要的,閱讀跟聽力要重視同義字、口說跟寫作用字要精確等。

 

這些概念是考生要有的,準備雅思跟準備學校的英文測驗可不能一概而論,

如果還用同樣的思考模式去準備考試,那可能要多花一點工夫才能達到相同的效果了。

四、模板背的越多,分數越高

之所以想要背模板的原因,大部分是因為考生對自己缺乏信心,

因為沒有信心,所以寧願相信別人已經寫好的模板,也不願意嘗試自己挑戰看看。

 

使用模板卻跟雅思設計的目標相悖離了,因為考試想要測驗的是考生的想法與實力,而不是其他人已經設計好的說法。

正是出於這個原因,考官在辨識出考生背誦模板以後,所給的評價會隨之降低,這是考生要認識到並且避免的。

 

與其花時間去背不一定能用得好的模板,考生不如認真的費一點工夫努力練習,培養自己的實力,累積自己的口說慣用句型跟寫作結構,

只有自己琢磨出來的東西,到最後才會真屬於你,對你未來在國外的生活也有幫助。

五、寫作要用艱深的單字、文法以示程度好

 

需要釐清的6個雅思考試觀念

 

有些考生為了要彰顯自己的程度很好,所以會有意使用艱深的單字跟句型,希望讓考官留下深刻印象來提高分數。

雖然立意良好,但是使用不好的話,反而會叫人看破手腳,就像小孩子穿大人的衣服一樣,達到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反效果。

 

建議考生先從有把握的單字開始,不要貿然去使用自己不確定用法的單字句型,

考生可以試想一下,換成中文的語境,就像有一個說:

昨天我從東京回來,一下飛機就去餐廳吃了一頓旰食,阿,那旰食真的很棒!我一邊看著玻璃外的萬家燈火斑斕,真是很開心!

 

是不是頗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原本想當成展示實力的用字,反而成為暴露程度不足的確切證據了!

所以,建議考生不用特別追求使用艱深字詞,而是將文句通順、行文立意明白,讓考官能清楚明白你的觀點,來作為第一要求。

六、口說要有英國腔才能拿到好成績

因為雅思考試的主辦方是英國那邊,所以有些考生就會發散思維,

覺得如果自己也練了一口英國腔的話,那考官可能會看在思鄉心切(? 的狀態下,讓考生得到更高的口說分數。

 

怎麼說呢?這種想法太過天真了,

首先,第二點就提過,雅思作為全球性的語言測驗,

它對於口說著重的點是考生的語言水準,包括但不限於,咬字、發音、用字、無法、邏輯、節奏等等,口音這種難避免的東西,

其實重要性真的沒有想像中的大。

 

再來,台灣的英語教育基本上都是偏向美式發音,用詞也都是美語,

而英語和美語的差異也不僅僅在於幾個發音的不同,還體現在單字跟說法上。

所以,如果沒有花時間學習過,就貿然操著一口不英不美的英語去考試,恐怕給考官的印象中,負面的會大於正面印象。

 

其實,不論考生是英國腔、美國腔還是台灣腔,內容才是評分的重點,

與其追求華而不實還容易出錯的外在,不如多花心思,好好的充實自己的字彙、文法以及經驗。

 

只要你的口說發音清晰、內容能夠讓考官理解,這樣就已經達到雅思考試所要求的標準了。

再去追求沒有把握的英國腔,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以上這些對於雅思的常見誤解,大家都清楚了嗎?希望,考生有更多的了解之後,能夠對症下藥,讓準備更有效率。

 

分享在 facebook
Facebook
分享在 twitter
Twitter
分享在 email
Email
分享在 print
Print
你可能會想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