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一千所以上的大學提供研究所學位。豐富而多樣化的選擇,學生可依據自己的興趣和優勢,選擇合適的研究課程研讀。
各系所開設課程及專長五花八門,入學及學位要求亦不相同,有些學校的論文寫作是選擇性的,甚至不需要。
對於想在美國工作的學生,可藉由在學校研究的機會,參加會議或發表文章,與產業有所聯繫,獲得良好的工作機會,指導教授亦是良好的媒介。
研究期間,一方面加強語言能力,學習文化及適應環境都可加強未來職業的發展性。
一般美國的研究生,可運用的設備及資訊,包括電腦軟硬體設備、實驗設備及各式權威出版刊物等,相較於台灣,都是難以望其項背的。
更有許多知名的實驗室進行各種新技術的研發,確實是個求知的殿堂。
美國研究所採小班制,指導教授一般給學生很大的空間發揮,合作執行研究計劃或小組討論及講座,是比較常運用的方式。
在研究工作中,指導教授將會在課程選擇、研究重點、論文準備、及工作選擇方向上作出指導,甚至在您完成學位後和您有進一步的合作。
美國學校對國際學生的友善程度堪稱第一,很多大學設施常為國際學生所設,以協助外籍學生較易調適於大學生活。
很多校園設有英語為第二語言之課程,藉以改進學生的語言熟練度,另設有國際學生指導教授以協助學生文化及學術課程方面之訓練、簽證、及指導等。
研究所內提供各式助教獎學金,是許多研究生重要的金援。各學院到部門也有打工機會提供給學生。
移民法規定在校內可以工作,但每週不超過20小時,但因法規常修正,打工前仍須查問清楚以免受罰。
美國移民局法允許學生在其研究範圍內,申請十二個月的工作練習機會,且2011年新增50個專業,新增的專業可實習29個月,新增的專業類別除了包括傳統的理科、工科專業外,還有農業學、牧學、心理學、動物學、灌溉科學、食品科學、教育學等領域的專業。
藉此機會,您可在美國私人或國營公司中工作,並於返家前得到相關的工作經驗,如果法律許可下,您亦可繼續留美工作。
大學有公立的,也有私立的。通常提供文學、科學和專業課程,包括大學部和研究所,可以一直讀到博士學位計畫和研究。一般而言,大學通常都很「大」,學生人數很多,最多的甚至高達五萬人。
大學通常有學生宿舍,也可以在校外租屋,住宿選擇較有彈性。
學院大部分是私立學校,也有少部分是公立的。提供四年教育課程,通常是文學領域,不提供碩士或博士學位。從一所認證合格的學院獲得四年制學位,可以到任何大學研究所繼續深造。
通常提供學生宿舍和校外租屋。
社區學院大多是公立學校,是亞洲國家所沒有的一種教育系統;它提供二年大學一般課程教育,會發給修畢二年課程證書,你可以轉到四年制大學或學院繼續念書,許多學分都是大學承認的。
社區學院有許多加強語文或其他學科計畫,幫助你先選一些較輕鬆的課程,打點一下學習基礎,再去念一般大學課程。尤其是語文能力較差的外國學生,需要先「惡補」一下英文,或是申請不到大學的學生,社區學院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因此,社區學院可說是進入大學的一個跳板,而且它對英文和學科的需求不像大學或學院嚴格。社區學院同時提供專業技術和職業訓練課程。還有一項最大的優點,學費相當便宜,比大學或學院少很多,不過大多沒有學生宿舍。
研究所包含碩士、博士等課程。大部份的碩士課程需要到課堂聽課,有些課程可以進行 Individual Research 個別研究或 Independent Study 獨立研讀攻讀博士學位最重要的是要有獨創性的研究,一般來說在取得碩士後3年多可完成。
通常申請博士學位需先有碩士的資格,但有些學校也接受學士直接攻讀博士,不需先取得碩士學位。
四年制學院有些為獨立的學校,但也有些是屬於大學的一部份,因此所謂的「大學」可說是由幾個 Schools 所組成,其中至少有一個 School 為學院,並提供 Bachelors Degree 學士學位。
美國的四年制的大學 University 或學院 College 通常提供自然、社會及人文科學的課程。學生修業四年(某些學科須修業五年),完成所需的學分數且成績合格者,將得到學士學位。大部份的四年制大學也有研究所及專業學院,有些也提供兩年的副學士課程及學位。
台灣專科畢業生多半以轉學的方式進入四年制大學就讀,被承認的學分則依各校標準而訂,一般約在40至60學分之間,也就是還要修業兩到三年。
主要是由當地的政府、工商業及社區團體合作,在各地區就近提供高等教育。一般而言,社區大學的特點是學費較便宜,課程較職業導向,採二年制,並且以小班教學。
美國的高中生畢業之後,除了選擇四年制大學,也可根據個人的經濟情況、學習興趣等,選擇學費便宜、離家較近的社區大學,唸完後取得 Associate Degree 副學士學位,可轉學至四年制大學,或直接進入就業市場。
讀完兩年制社區大學或職業技術學校所得到的學位。修滿約需60學分,簡稱AA或AS
讀完四年制大學或學院所得到的學位有:Bachelor of Arts 文學士及 Bachelor of Science 理學士,簡稱 BA 或 BS。
由研究所頒發的學位,平均要一到三年。視主修科目而定有 Master of Arts 文學碩士、Master of Science 理學碩士、MBA 企管碩士、Master of Fine Arts (MFA) 藝術碩士… 等。
由研究所頒發的學位,是碩士學位之後也是最高的學位,需要四年時間。
依領域有:Ph.D. 晢學博士、MD 醫學博士、JD 法學博士、Psy.D. 心理學博士、Ed.D教育學博士及DBA管理學博士… 等。
美國大學的學制有學期制、學季制、三學期制。學制將會影響到畢業學分的計算方式、開課的方式及修業期間等學習的因素。美國大學一學年 Academic Year 的長度,大約是9個月到10個月,和一年12個月的曆年 Calendar Year 不同,開學的日期大約在每年的8月底或9月初,到次年的的5月或6月底。和台灣不同的是美國大學採行的學曆 Academic Calendar System 因學校而異,主要可分三種:Semester 學期、Quarter 學季制和 Trimester 三學期。
一般的學校均以秋季為學年的起始,雖然有些學校在任何學期都接受申請入學,但是秋季班開學時有較多的基礎課程可供選擇,並且也會舉行外國學生的新生說明會,所以秋季應為入學的較佳選擇。
每個學制的學期長短不同,學生在選擇學校時應考慮所選學校的學制是否適合。另外要注意的是,各科系不一定每個學期都有招生,也不一定每個學期都有開新的課程,通常學生都是申請秋季班入學,但其實只要學校有招生,也可以申請在其他學期入學,因此在閱讀學校簡介時,可作為選擇學校的考量因素之一。
四年制學院有些為獨立的學校,但也有些是屬於大學的一部份,因此所謂的「大學」可說是由幾個 Schools 所組成,其中至少有一個 School 為學院,並提供 Bachelors Degree 學士學位。
美國的四年制的 University 大學或 College 學院通常提供自然、社會及人文科學的課程。學生修業四年(某些學科須修業五年),完成所需的學分數且成績合格者,將得到學士學位。
大部份的四年制大學也有研究所及專業學院,有些也提供兩年的副學士課程及學位。台灣專科畢業生多半以轉學的方式進入四年制大學就讀,被承認的學分則依各校標準而訂,一般約在40至60學分之間,也就是還要修業兩到三年。
每一學季約只有10到12週,一年分為4個學季,第一學季 (9~12月)、第二學季(1~3月)、第三學季(4~6月)和暑期課程(6~8月)。
將一年分為三段,每段約15週。
第一段從9月到12月,稱為 Fall Semester 秋季班;第二段由1月到4月,也可稱為 Winter Semester 冬季班;第三段是4月到8月。有些學校將第三段區分為 Spring Session 春季班和 Summer Session 暑期班,每一個 Session 的長度約為七週半。
美國具權威的排名系統,為「U.S. News&World Report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
該機構自1983年以來開始對全美大學與研究院所進行排名,以供國內外學生選擇學校時參考,評估對象為162所公立大學與86所私立大學共計248所綜合大學,一般人耳熟能詳的多屬美國東北部八所學術地位崇高且擁有自十六世紀以來的悠久發展歷史的長春藤聯盟名校。
包括布朗大學 (Brown University)、哥倫比亞大學 (Columbia University)、康乃爾大學 (Cornell University)、達特茅斯學院 (Dartmouth College)、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賓州大學 (Pennsylvania University)、普林斯頓大學 (Princeton University)、 耶魯大學 (Yale University) 等。
排名項目很多,本處列出的為商學院、法學院、生物醫學(分研究類與基礎類)、工程學科等研究所的排名。如需更多資料,可參考原始網站 http://www.usnews.com
研究所入學測驗 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s 縮寫為 GRE ,是由 GRE 委員會委託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ETS) 舉辦的世界性測驗,成績為美國各大學研究所或研究機構的申請入學參考條件之一。
The GRE revised General Test 是經由網際網路方式進行,在臺灣、香港、中國大陸及南韓每個月舉行 1~3次的測驗。
測驗項目包含:Analytical Writing 分析寫作、Verbal Reasoning 語文、Quantitative Reasoning 計量。
各項測驗說明如下:
有兩篇,只能使用電腦打字。
一篇Analyze an Issue,30分鐘作答;一篇Analyze an Argument,30分鐘作答。
包含兩個部分,每部分 20題,30分鐘作答。
包含兩個部分,每部分 20題,35分鐘作答。
考計量時,螢幕上有計算機可使用三項測驗皆可使用擬稿紙與筆,但需在計時當中(即看到題目時),才可使用紙筆擬稿或計算。另可能有不計分之 Unidentified Section (Verbal 或 Quantitative),亦需作答。
測驗共分6個Section,全程約需4.5小時,測驗程式如下:
(除寫作外,語文及計量出現的次序不固定)
報名點選時,請特別注意測驗開始時間,測驗當日請務必攜帶有效的、效期內護照正本(姓名須和報名的名字一致)並提前30分鐘到考場報到。
選擇在臺灣地區考試的考生須上網報名,無法使用電話、傳真或通信方式報名。
報名流程:
若GRE測驗當日缺席,可馬上再次報名GRE測驗。一旦當日出席測驗,不論是否取消成績,需間隔30天後方可再報考,12個月內只能考5次。
正式的成績報告於考後 10~15天由美國 ETS 寄發;考生亦可同時上網 My GRE account 查詢並加發成績。考後約一個月考生會收到成績報告,美國ETS保存成績紀錄五年。
考試完後,考生可以透過 ScoreSelect 付費服務,選擇5年內自己滿意的 GRE 成績送往要申請的院校,但單次的成績必須完整,不能僅選擇該次考試中的部分成績。
GMAT 為 (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商學院研究所入學測驗」的簡稱,由九個商學院組成的非營利性教育組織GMAC創辦,專為商科和管理研究所評估申請人能力而設計的考試。
大部份的美國商學研究所均會要求申請人提供有效的 GMAT 成績。
有的商學院接受以GRE成績取代GMAT,也有些非商學院的研究所可以用GMAT 申請。
GMAT成績基本上只是一個分數, 並不會有「過」或「不過」的區別,能不能申請得到學校視該校的政策和該年的招生狀況而定。
GMAT考試服務由Pearson Vue公司提供。
考生須先到www.mba.com註冊帳號並預約考場和考試日期,考試的費用是250美元,在臺北和高雄各有一個考場,兩次考試須間隔31天以上,每年最多可參加5次考試。
GMAT考試於2012年6月進行改制,將舊制兩篇分析寫作改為一篇,並加入新的「整合推理測驗Integrated Reasoning」,包含各類型的分析資料及資料統計,要求考生針對統計數據、圖表、試算表等進行判斷,以測驗考生的分析能力。
線上預約,現省NT$2000元!
網站為 【時代國際英日韓語中心】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複製 2019 © Time International Language Center,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